首页 / 专场详情
明 玉皇大帝
  • 166.jpg
166

明 玉皇大帝

结拍时间:
成交价 RMB未成交
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规定,有"*"的拍品恕不办理出境手续。
图录号 LOT 166
年代
名称 明 玉皇大帝
中文说明 道教造像自北朝模仿佛教形式,至明代形成独立风格。皇室持续扶持道教发展,成祖建武当宫观,世宗提升道教地位,宫廷“御用监”下设“佛作”机构专司造像,工匠依据宫廷的要求和严格的度量仪轨统一制作造像,选材用料考究,制作规范精细。“佛作”机构亦做道教造像,始建于嘉靖三十四年(1555 年)的正一观,在万历八年(1580 年)时,神宗朱翊钧同皇太后、皇后等各赐银重修,正殿祭祀祖天师、王、赵二真人,指定必须是鎏金铜像。明成祖朱棣在京城营建了关公庙和天将庙,还在内宫建有玉皇殿,供自己和内宫中人奉祀。英宗朱祁镇重修洪恩灵济宫,完工后亲自撰写《御制东岳庙碑》:“乃诏有司治故地于朝阳门外,规以为庙。其间东西左右特起如殿者四,以居其辅神之贵者,皆肖像如其生。”道教的神诋体系中认为,玉皇大帝为众神之王,身份如同人间的皇帝。道经中称其居住在昊天金阙弥罗天宫,统御诸天,综领万圣,主宰宇宙,开化万天,行天之道,布天之德,造化万物,济度群生,权衡三界,统御万灵,无量度人,为天界至尊之神,万天帝王。尊像头戴十二章纹(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,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)宝冠,身着龙纹袍裳,手执玉圭,垂脚端坐,凛凛堂堂。面庞圆腴,颌下蓄有一缕长髯。眼睑低垂,双目呈垂视,俯视芸芸众生态。身着宽大的袍裳蔽膝,衣料质感厚重,衣缘处刻饰精美的龙纹,以及云纹和几何图案,大带在腹部前作结,于双腿间再挽花,尽显荣华。面部与手足鎏金,整体呈现帝王威仪,十二章纹作为帝王专属纹饰,结合道经中“玉帝如人间帝王”的记载,印证其玉皇大帝的至尊神格。造像采用“鎏肉不鎏衣”的特殊工艺,胎体厚重,铜质莹润,衣饰錾刻龙纹云纹,足可谓:工艺精良、技艺超群。足现明代官造特征。近年在艺术品市场上道教造像的表现可谓越加吸睛,尤其是铸造精美、体量硕大,具有空间装饰性的明代道像屡创高成交价。北京东正五周年拍卖会明铜镀金道教水将像以 8970 万元成交。纽约苏富比 2020 年秋拍一对青铜道教神像以 110 万美元成交。2021 年十竹斋秋拍一尊明代铜鎏金道教天官神像以 2530 万元高价成交。值得一题的是该天官像也高达 60 厘米,据悉为官造。与本尊玉皇像有颇多相似之处。此玉皇像为官方或皇家道观作品,体量如此之大,工艺如此之精的道像,非普通作坊所能为之。
参阅 巴黎苏富比,2016年12月15日,编号:144
尺寸CM 78.5 cm Height
估价 800000-1200000
成交价(¥) 未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