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3
明 观音佛画
结拍时间:
成交价 RMB241,500
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规定,有"*"的拍品恕不办理出境手续。
图录号 | LOT 183 |
年代 | 明 |
名称 | 明 观音佛画 |
中文说明 | 佛画的起源甚早,唐朝义净译的《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七》云:“给孤长者,施园之后,作如是念:若不彩画 便不端严。佛若许者,吾欲装饰。”在听闻佛祖示意之后,“是时长者从佛闻已,礼足而去,依教画饰。”文中说明了在佛陀时代,印度便有作为庄严佛寺及宣扬佛法之用的佛教绘画,佛画也与雕塑与建筑的关系密不可分。而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,与汉地文化融合,发展出中国独有的佛画风格,常见形式分为四类:佛、菩萨、护法、罗汉,拍品主题即为民间流传最广的观音题材。画中观音菩萨,以半跏之姿,端坐于莲花座上,面容专注和煦,眼皮微垂,头戴法冠,冠上璎珞琳琅,髮鬓线条流畅,上身袒露,外披绿色天衣,胸前满饰璎珞,下身着裙,颇具褒衣博带之风。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,手指刻画精细,极具质感。画面上方为三世佛,中间两侧为二天王,座下两侧龙女、善财侍立,神态虔诚。整画庄严华丽,构图精准,不仅本尊描绘浓墨重彩,线条生动微妙,衣裳、身严等多处细节繁复琢绘,侍从、环境各处细节描绘亦一丝不苟,此画尤为特殊的一点在于其衣饰褶皱、帛带、须弥台座、背光等处以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、《心经》等几部经满饰,字迹细若蚊足,却笔笔清晰。做工华丽,别于民间工坊,画面构图与诸多细节与法海寺自在观音壁画极为相类,尽显明代宫廷院体之精髓。 |
尺寸CM | 80×100cm |
估价 | 10000-20000 |
成交价(¥) | 241,500 |